以下是深圳市2025年规上企业(即“四上企业”)的认定标准、申报流程及配套政策,依据最新公开信息整理:
一、核心认定标准(按行业分类)
规上企业需满足以下行业门槛,均为独立法人单位:
行业类别 :认定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
限额以上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
限额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
有资质的建筑业:持有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证书(无需收入门槛)。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有开发经营活动(全部纳入,无收入门槛)。
规模以上服务业:分三类:
2000万元及以上:交通、仓储邮政、信息软件、水利环境、卫生;
1000万元及以上:租赁商务、科研技术、教育、房地产相关;
500万元及以上: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社会工作。
其他:未纳入上述行业,但有≥5000万元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
二、申报流程与材料要求
1. 时间节点:
每年10月左右开放年度入库申报(2025年申报预计2024年10月启动)。
企业需先进入“基本单位名录库”,通过审核后方可纳统。
2. 必备材料(所有行业通用):
营业执照复印件;
最近1个月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加盖公章);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税务部门盖章)。
3. 行业补充材料:
工业:生产场地入口照片、设备照片、新项目需发改委备案文件;
建筑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服务业:收入不一致需提供说明;
在建项目单位:施工合同、开工照片、项目总投资证明。
资质办理详情可直接在线与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成为规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不仅是企业规模跃升的标志,更是打开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的关键一步。综合各地最新政策及实施案例,规上企业可享受的优惠与机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优惠与资金支持
1. 财政直接奖励与补贴
升规奖励:多地对新升规企业提供一次性现金奖励。例如:
四川阆中:年度升规奖励10万元,月度升规奖励15万元;
深圳宝安:首次新增纳统企业奖励10万元。
投资补助:新落地企业若快速升规,可按实际投资额获得10%~20%的补助(最高5000万元)。
专项技改补贴: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智改数转”),设备或软件投入可获10%~30%补贴。例如芜湖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化二级水平达标给予奖补,河南对智能工厂建设最高补助500万元。
2. 金融与信贷支持
低息贷款与贴息:
深圳、芜湖等地推出“数字化转型专项贷”,并配套财政贴息(如3%贴息,实际融资利率可降至1.5%);
专精特新规上企业可享最高50%贷款贴息(单企上限100万元)。
信用融资便利:纳税信用A级企业可快速获得出口退税及“银税互动”低息贷款。
3. 税收减免优惠
研发加计扣除:制造业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可达100%;
高新技术企业税率:按15%缴纳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5%);
设备购置抵税:购置智能设备可享加速折旧或税额抵免。
4. 专项领域补贴(绿色、人才、产业链)
绿色制造:河南对创建绿色工厂的规上企业给予配套支持;
人才引进:如芜湖建设数字人才实训基地,企业参与培训可获补贴;
产业链协同:链主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转型可获奖励(如阆中最高20万元)。
二、企业发展核心机遇
1. 竞争力提升:降本增效与市场扩张
生产效率优化:通过智能工厂改造(如河南400个智能工厂计划),企业订单交付周期平均缩短30%,成本下降15%~25%(参考晶科能源案例);
市场准入优势:规上资质是申报“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的必要条件,获评后可再获50万~100万元奖励。
2. 数字化转型优先支持
政策资源倾斜:规上企业优先获得政府购买的免费诊断服务(如上饶“数字化诊所”);
示范项目申报权:可参与智能车间/工厂标杆评选(如四川104家省级示范),提升品牌溢价。
3. 产业链协同与集群红利
链主企业地位:规上企业可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河南“一链一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
园区协同改造:园区内规上企业优先享受整体转型支持(如芜湖“一区一业一样板”)。
4. 品牌溢价与资源吸附能力
政府背书增强:规上资质是参与政府采购、国企合作的“信用通行证”;
人才与资本吸引:更易获得高层次人才补贴(如阆中硕士每年5000元生活资助)及风投关注。
5.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绿色转型支持:规上企业优先获低碳技改补贴(如长兴县环保设备抵税);
数据驱动决策: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上饶光伏标识解析节点)提升供应链韧性。
三、行动建议:如何最大化政策红利?
1. 把握申报窗口期:
关注每年10月统计局入库节点(深圳2025年申报预计2024年10月启动);
提前整理财务数据(利润表、纳税报表)、资质文件(ISO认证、专利)。
2. 分层对接政策:
区级:优先申请升规现金奖励(如宝安10万元);
省级:申报技改贴息(河南最高500万元)或智改数转示范项目;
国家级:争取“数字领航企业”(奖励100万元)或绿色工厂称号。
3. 借力公共服务资源:
通过政府白名单服务商(如上饶50家服务商)降低转型成本;
参与免费培训(如芜湖数字人才中心)弥补技术短板。
4. 构建生态协同网络:
联合产业链企业申报集群改造项目(如河南“链主企业带动”模式);
入驻标准化园区(如阆中标准化厂房补贴8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