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PAS碳中和认证证书_PAS碳中和认适用行业

PAS碳中和认证证书的适用行业及企业办理需求分析

 

 

 

一、适用行业:高排放、强监管与出口导向型行业优先

PAS碳中和认证(以PAS 2060标准为核心)适用于所有行业,但以下领域需求尤为迫切:

 

高碳排放行业

冶金、有色、建材、钢铁、石化、造纸:这些行业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需通过碳中和认证满足环保合规要求,降低政策风险。例如,钢铁企业通过认证可证明其已采取节能减排技术(如余热回收、氢能炼钢),并抵消剩余排放。

民航业:航空运输碳排放占全球交通领域约12%,国际航线需通过碳中和认证应对欧盟碳关税(CBAM)等贸易壁垒。

出口导向型行业

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欧盟、北美等市场要求进口产品提供碳中和认证,否则可能面临关税或市场准入限制。例如,中国光伏企业通过认证可增强国际竞争力,避免因碳足迹不透明被排除在供应链外。

政府强制核查行业

部分地区对高耗能企业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碳中和认证是完成减排目标的重要依据。例如,北京通州对获得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云南对绿色低碳园区奖励500万元。

 

 

 

二、企业办理PAS碳中和认证的核心驱动因素

合规需求:规避政策与市场风险

国内政策:中国“双碳”目标下,高耗能企业需定期披露碳排放数据,未达标可能面临罚款或停产。碳中和认证是企业合规的“通行证”。

国际规则: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要求进口商品提供碳足迹证明,未认证产品可能被征收高额关税。例如,未认证的钢铁出口欧盟需额外支付碳税,成本增加约15%-20%。

品牌增值: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偏好:麦肯锡2023年报告显示,全球65%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碳中和标识产品。例如,苹果公司承诺2030年全产业链碳中和,带动200余家供应商完成认证,巩固其“环保领导者”形象。

投资者青睐: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碳中和认证企业更易获得绿色融资。例如,某新能源企业通过认证后,融资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

成本优化:长期经济效益显著

节能减排技术投入:认证过程推动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如改用绿电)、提高能效(如余热回收),直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认证后,年节能费用节省超千万元。

碳抵消市场机遇:企业可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如风电、光伏)或购买碳信用(如森林碳汇)抵消剩余排放,形成新的盈利点。例如,某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利超500万元。

供应链协同:构建绿色生态

核心企业要求供应商提供碳中和认证,推动全产业链减排。例如,某汽车制造商要求零部件供应商2025年前完成认证,否则终止合作,倒逼供应链绿色转型。

 

 

三、典型案例:PAS认证的实际应用

巴特瑞科技天津工厂:作为动力电池拆解行业首家通过PAS 2060认证的企业,其2023年范围一、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认证依据包括《碳中和论证规范》及ISO 14064标准,通过全流程无废水、废渣产生技术,降低环境影响,提升行业竞争力。

一汽-大众:其某工厂通过PAS 2060认证,与近零碳工厂并列核心环保资质体系,助力品牌国际化。

 

 

四、PAS碳中和认证的战略价值

PAS碳中和认证不仅是企业应对政策与市场变化的“防护盾”,更是提升品牌价值、优化成本结构、构建绿色供应链的“催化剂”。对于高排放、出口型及强监管行业企业而言,办理认证是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详细信息可直接在线与方圆盛世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PAS碳中和认证的办理流程

 

 

PAS碳中和认证的办理流程如下:

 

一、前期准备

确定认证标准:明确依据的认证标准,如PAS 2060、ISO 14064、ISO 14067等。PAS 2060是英国标准协会制定的碳中和认证标准,具有国际认可度。

了解法规要求: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确保认证过程合法合规。

组织内部培训:对相关人员开展所选认证标准及碳管理知识的培训,确保团队理解碳中和目标、原则和要求。

成立项目团队:组建专门负责碳中和体系建立、实施和认证的项目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准备申请材料:一般需提供营业执照、行政许可资质、公司简介、组织架构、碳排放数据、减排计划和措施、碳中和报告等。

 

 

二、碳排放核算

建立排放边界:确定与组织运营活动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排放源,明确核算范围。

收集数据:收集能源消耗、生产过程、运输、废弃物处理等各环节的活动数据。

计算排放量:运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建立排放清单:编制详细的排放清单,记录所有排放源及对应的排放量。

 

 

三、制定并实施减排计划

识别减排机会:分析运营活动,找出可通过技术改进、能源优化、管理提升等方式实现减排的环节。

制定减排计划:明确减排目标、具体措施、实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实施减排措施:按照计划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如采用节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并持续监控效果。

 

 

四、碳抵消与中和

评估中和需求:核算采取减排措施后仍无法避免的剩余排放量,确定需要抵消的温室气体量。

选择中和方式:可购买碳信用、投资碳减排项目(如重新造林、可再生能源项目等),也可通过碳汇交易等方式实现碳抵消。

 

 

五、审核认证

选择认证机构:挑选具有资质和良好信誉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提交申请: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表及准备好的相关材料。

文件审核:认证机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减排计划、碳抵消措施等是否符合认证标准。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可能会进行现场审核,查看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减排设施运行状况,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核实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审核评估与报告:认证机构根据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结果,对企业的碳中和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出具审核报告,指出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

整改与复查:企业针对审核报告中的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提交复查申请。认证机构进行复查,确认整改有效。

 

 

六、获取证书与持续改进

颁发证书:企业通过审核且整改符合要求后,认证机构将颁发碳中和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监督与复评:获证后,认证机构会定期进行监督审核,检查企业是否持续符合认证标准。证书有效期一般为3年,到期后企业需申请复评,以维持证书的有效性。

持续改进:企业应持续关注自身碳排放情况,不断优化碳中和管理体系,探索新的减排机会和措施,保持和提升碳中和绩效。

上一篇:深圳绿色再生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行业有哪些?
下一篇: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GOTS认证范围与产品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