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条件,并不代表企业就能“高枕无忧”地享受高新优惠了。在高企认定的过程中,如果忽视税务核查,可能会对高企认定结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去享受优惠的机会。
税务核查是高企认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税务人员拥有否决权,企业人员需积极配合,针对税务人员提出的问题应给出合理解释。高新认定企业的税务审查内容涵盖:
一、企业收入
当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或者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60%以上,若低于60%,则可能面临取消认定的风险。
二、职工人数与科研人员占比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规定,享受优惠的当年,科技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0%,并且所有科技人员在当年的工作时长需达到183天以上。
三、研发费用归集的准确性
检查企业享受优惠当年以及前两个会计年度的研发费用占比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核查是否存在研发管理资料与研发费用辅助账。
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
四、留存备查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若企业未能按要求提供相关留存备查资料,或所提供的资料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相关技术领域、产业、目录、资料证书等不相符,无法证明符合优惠事项规定的条件,或存在弄虚作假情形的,税务机关仍将追缴已享受的税费优惠。
重点需做好以下3点准备工作:
①及时关注并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核心数据之一,研发费用比例问题需要企业根据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对研发费用的列支进行规范处理。
②确保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与企业年度审计报告的一致性。
③保证纳税申报基础信息表中的从业人员数与企业当年平均在职人员数相符。
五、年度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条件,企业获取高新企业认证资格后,在资质有效期内,需按要求于每年5月底前借助高新认定工作网,提交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申请状况、科技人员、研发费用投入状况以及经营收入发展状况等众多报表。若在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企业累计达两年未按规定和时限提交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认定机构将视情形取消该企业的高新企业资格,并于高新认定管理工作网上予以公告。
自2018年度开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逐渐严格,不再仅仅追求数量达标,而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各地区的高新认定主管机关针对当年申请高新资质的企业也会开展实地核查。
实地核查已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监管机构的关键流程,评审专家与中介机构均被列为重点检查对象。那些凭借财务数据造假、技术资料造假、研发活动造假拼凑而成的假高新企业,将遭遇核查风险。企业务必严格遵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核对所有经营指标,防止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