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软著)作为核心知识产权之一,与高新技术企业(高企)认定存在紧密关联,是企业满足认定条件、提升评分的关键支撑,可以说软著是高企认定的“通行证”与“加分项”。高新企业认定成功是否就一劳永逸了?答案肯定不是的,实际上软著不仅是高企初始认定的重要条件,还贯穿在复审、后续抽查等过程,那么哪些企业容易被抽中?
根据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高企)监管政策升级要求,以下类型企业被抽查风险显著提升,需重点防范合规风险:
(1)行业或名称不符高新领域:企业名称含非高新技术字样(如“贸易”“建材”),或实际经营属于传统非技术行业(如普通加工制造)。
(2)人员规模过小:员工数量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被质疑研发团队真实性。
(3)知识产权突击获取:短期内集中申请大量专利/软著,尤其非软件企业仅持有计算机软著。
(4)税务数据异常:近三年企业所得税采用核定征收,或财务数据与申报材料存在明显矛盾。
(5)经营模式存疑:购销商品高度相似,可能被怀疑以贸易而非技术研发为主营。
2025年抽查更注重 “实质创新”与“持续合规”,企业需提前3年规划知识产权与研发管理体系,保留研发日志、设备使用记录等全过程凭证。如果在高企抽查中被判不合格,企业就会失去享受高企税收优惠政策的资格,且要补缴失效当年全年税款;不能申请企业研发资助款项;再次申报的话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这不仅增加申报的难度,还会存在政策变化的风险。
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
如何应对高企复审/抽查?
对于持有软件著作权的企业,由企业在软件开发环境下显示软件源代码,并运行显示软件相关界面。那么问题来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独立开发软件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方法?
①没有开发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受让、受赠和并购方式获得知识产权,但必须与企业的主要产品(或高新技术产品)有关联,且要提供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出具备案等证明材料。
②可运行软件可以满足现场演示要求
■ 对于现场抽查这块,企业须提供每项软件著作权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①系统设计说明书,需涵盖系统总体结构
②系统类图及说明
③数据库设计(包含E-R关系图)
④原型设计(主要功能点)等;
■ 企业现场演示或提供不低于30秒的系统操作视频(需包含系统主要功能点,并可实现真实数据交互)和数据库操作视频(需包含表名称、表结构页面,以及数据查询演示),可运行演示软件涵盖了所有需要抽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