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创新型城市,近年来重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核心依据是2022年发布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20+8”产业政策)。以下是具体项目分类及范畴: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4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超过1.5万亿元、增长7%以上。升级版的“20+8”产业集群锁定了更高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在“20+8”产业集群1.0版本基础上,继续向新兴产业拓增量,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同时,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资质办理详情可直接在线与方圆盛世的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一、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技术密集、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领域,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网络与通信:5G/6G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物联网等。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EDA工具、IP核)、制造(先进制程、化合物半导体)、封测(先进封装)、材料(硅晶圆、光刻胶)等。
超高清视频显示:8K/16K显示、Mini/Micro - LED、柔性显示、视频编解码、内容制作(4K/8K影视、VR/AR)等。
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AR眼镜)、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家电)、无人机等消费级/工业级终端。
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压力、惯性、生物)、工业传感器(温度、流量)、环境传感器(气体、水质)、智能感知系统等。
软件与信息服务:工业软件(CAD/CAE/CAM、嵌入式软件)、云计算(IaaS/PaaS/SaaS)、大数据(分析、治理)、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
数字创意:动漫游戏(原创IP、引擎技术)、数字内容(短视频、数字艺术)、数字设计(3D建模、虚拟仿真)等。
现代时尚:服装设计(智能定制、功能面料)、珠宝首饰(3D打印、文化IP)、钟表(智能穿戴、精密制造)等。
工业母机:高端数控机床(五轴联动、超精密)、增材制造装备(金属3D打印)、关键功能部件(导轨、丝杠)等。
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医疗、物流)、工业机器人(协作、焊接)、特种机器人(消防、深海)等。
激光与增材制造:激光加工(切割、焊接)、激光设备(光纤激光器)、增材制造(3D打印材料、工艺)等。
精密仪器设备:测量仪器(光学、电子)、分析仪器(质谱、色谱)、检测设备(无损、环境)等。
新能源:光伏(高效电池、组件)、风电(海上风电)、储能(锂电池、氢储能)、氢能(制氢、燃料电池)等。
安全节能环保:环保装备(大气、水处理)、节能技术(工业节能、建筑节能)、资源循环(固废处理、再生利用)等。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车联网(V2X)、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新能源整车(纯电、氢燃料)等。
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温合金、钛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膜材料)等。
高端医疗器械:医学影像(CT、MRI)、手术机器人(腔镜、骨科)、体外诊断(POCT、分子诊断)、植介入器械(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
生物医药:创新药(小分子、大分子)、疫苗(mRNA、重组蛋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
大健康:健康管理(基因检测、慢病管理)、康复养老(智能康复设备、适老化改造)、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等。
海洋产业:海洋装备(船舶、深海探测)、海洋生物(养殖、生物制品)、海洋信息(监测、通信)、海洋新能源(潮汐能、波浪能)等。
二、8大未来产业
瞄准前沿技术、颠覆性创新,培育“从0到1”的产业新赛道:
1,合成生物:基因编辑(CRISPR、碱基编辑)、生物制造(人工细胞、酶工程)、生物医药(合成疫苗、生物农药)等。
2,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联盟链、公链)、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数字资产(NFT、数字人民币)、隐私计算(零知识证明)等。
3,细胞与基因:基因治疗(AAV载体、基因编辑)、细胞治疗(CAR - T、干细胞)、基因检测(遗传病、肿瘤早筛)等。
4,空天技术:卫星制造(小卫星、立方星)、卫星应用(导航、遥感)、发射服务(可重复火箭)、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eVTOL)等。
5,脑科学与类脑智能:脑科学(脑图谱、神经机制)、类脑芯片(神经形态计算)、脑机接口(非侵入式、侵入式)等。
6,深地深海:深地探测(地质勘探、资源开发)、深海装备(载人/无人潜水器、海底观测网)、深地深海工程(隧道、海底数据中心)等。
7,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可见光通信(LiFi、室内定位)、光计算(光神经网络、光芯片)、光互连(数据中心光链路)等。
8,量子信息:量子通信(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网络)、量子计算(超导、光量子)、量子精密测量(原子钟、量子传感)等。
扶持政策亮点
深圳对上述产业的扶持涵盖资金、人才、平台、空间等多维度:
资金支持:研发补贴(最高亿元级)、贷款贴息、风险补偿;
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孔雀计划)、团队资助(最高亿元级);
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
产业空间:特色园区(如光明科学城、坪山高新区)、低成本厂房、定制化用地。
通过“20+8”产业布局,深圳正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